第一百三十七章 你好,黄易
3个月前 作者: 风华绝代的石榴姐
第139章 你好,黄易
“有个问题,我想问一下。”徐新把稿子轻轻的放在桌子上,看了眼前的东升一眼。
“徐先生你的这本《新龙门客栈》,是不是看了胡导拍的《龙门客栈》之后有感而写的?”
“对,我写的是之后的故事。”东升当然知道徐新嘴里面所说的《龙门客栈》。
《龙门客栈》最开始不是一本小说,它是编剧兼导演的胡金铨的杰作。
68年,胡导编剧了和执导的电影《龙门客栈》,该片还获得第6届湾岛电影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和最佳编剧2个奖项。
因为是原始版本,加上年份太久,68版的《龙门客栈》流传度并没有徐老怪的广。
同样的,因为是翻拍版本,徐老怪才会在《龙门客栈》前面加个新字。
其实,徐老怪版的《龙门客栈》,和胡导拍的剧情是差不多,关键因为后时代的拍摄技术,加上一群大咖加入,徐老怪的版本的《龙门客栈》才会是一个里程碑。
这也是徐老怪的牛逼之处之一。
徐老怪的版本的《龙门客栈》,无论是人物刻画抑或故事气度,在遵循传统武侠形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开一派新武侠的景致,被誉为港岛新派武侠的起点,堪称武侠电影的一座丰碑。
票房卖的也不错,观众口碑也是出奇的好。
但很遗憾,还是金像奖无缘。
影视圈就是这样,票房好不等于能拿到奖,观众们的好评和评委的点评,是两件不一样的事情。
为了避嫌,东升写的是《龙门客栈》后面的事情,新的反派人物是雨化田,并不是曹少钦。
没错,东升照搬的是,2011年李连杰、陈坤主演的电影《龙门飞甲》。
“抱歉,就算是续写,没有版权者同意的话,我们也不敢刊登。”徐新叹了口气,一脸无奈的说道。
“没有商量?”东升追问道。
“没办法的事情,金庸的武侠小说很出名,这个你知道吧?”徐新顿了顿语气,“我们一个月也收到不少读者续写他的小说,有些水准还真的可以,但是,这种写的再好,也是不能刊登的。”
其实徐新说的这种例子,就是同人。
这也是东升失误的地方了,他上辈子在大学写网文的时候,就是写的武侠同人。
要知道,这个时代网络都没有兴起,更别说网文。
东升只想着写一本《新龙门客栈》,好给刚刚被打击的徐老怪指点方向而已。
没想到,百密一疏,东升考虑不周了。
“你的文字叙述能力很不错,但是,只会续写的话,真的没前途。”徐新说着话,然后把手稿推回到东升的面前。
看似安慰的话,却带着一丝丝讽刺的味道。
什么叫只会?
“其实,我还有一个小说,今天没带来而已。”东升补充道。
“不用了,续写的我们一律不采用的。”徐新脸上有些耐烦了。
“不好意思,我这本的,是我自己的小说。”东升笑着解释道。
“拿过来看看再说吧。”徐新现在根本不相信东升树说的话,在他眼里,东升就只会写同人而已。
可第二天,当东升把《寻秦记》前面三章放在他面前的时候,徐新看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没办法不流口水,虽然只是前面的三章,但是男主角项少龙却有两段apuse for love的描述。
大胆而含蓄的描写,让人身临其境。
看的徐新脸都憋红了,有一种鼻血要往下流的感觉。
别说徐新这样的油腻老男人看的一脸激动,东升昨天晚上写的时候,也是亢奋不已。
东升当年在初中躲在小被窝看这本书的时候,也是脸红心跳。
《寻秦记》是黄易老师在94年写的,不得不说,很多人都被这个书名给误导了。
看上去是正儿八经的的武侠小说,其实嘛.....
看过的人都知道,黄易老师的姓可不是白叫的。
前面的都市部分,的确有些老套,甚至还有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但是半章过后,项少龙穿越到战国的时候,就柳暗花明了。
不得不说,现代人回到古代,这个题材很有新意。
“明天就刊登!”这么好的小说,徐新没有理由不要。
“我觉得你好像误会了,我这次要的稿酬可不低呃。”东升把稿子拿了回来,脸上笑呵呵的说道。
“先刊登试试看,你昨天不是也说过的嘛,看看市场的反应。”徐进混迹出版行业这么多年了,老奸巨猾的很。
价格给低的话,眼前这个年轻人会转头就走;价格给高的话,自己又觉得有点亏。
“行吧。”眼前这个糟老头心里面在想什么,东升当然猜得出来。
无奸不商嘛。
三天后。
《东方日报》总经理办公室。
漂亮的女秘书小陈,捧着一叠报纸推门而入,低声对正靠在老板椅上闭目养神的马坤说:“老板,这是今天的报纸。”
马坤睁开眼睛,用手捏了捏自己的眉心。
“给我冲杯咖啡来。”
小陈领命冲咖啡去了,马坤则强打着精神翻开桌面上的报纸。
马坤每天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报纸,这是他长期养成的癖好。
所以在放报纸这件事情上,马坤也有特殊的要求。
眼下桌上放的报纸,都是由秘书筛选整理好的,越重要的报道就放在越上面,那些没什么营养的,马坤瞄一下标题就行。
港岛虽然是一亩三分地,但是每天发生的事情只多不少,看报纸,能让马坤抓住读者的口味。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作为一家大型报业集团的掌门人,二十五岁的马坤实在是太年轻了。
像这样年纪的富二代,一般都还在风流快活,每天睁开眼睛后,重复的事情只有三件事,泡妞,吃饭和睡觉。
其实马坤也不想这样,但他家里面的主心骨都因为犯了事,都在赤柱监狱里面踩缝纫车呢。
马氏家族的老一辈都是三和会出身,案发之后掌事的全都收拾细软跑路了,《东方日报》只能由年轻一辈扛起来。
如今的《东方日报》,马坤作为董事长兼总经理掌控大局,跟他同龄的堂弟马霆负责报纸的对外事务。
两个三十岁不到的年轻人,掌管一份大型报纸,虽然冲劲十足,无奈经验和手腕都不够,《东方日报》的销量一降再降,就快跌破十万份了。
马坤首先翻开的是自家的《东方日报》,各版面都大致扫了一下,翻到副刊时突然眼前一亮。
他记得这刊面本该是连载倪框小说的版面,居然换成了一部新小说《寻秦记》,作者东升这个名字更是听都没听过。
作为总经理,马坤主管《东方日报》的经理部,主要负责经营报纸的广告、发行、外联等等。至于办报内容、稿件选择之类的,则是由徐新的编辑部负责。
徐新是上一代留下来的老人,马坤对其也很尊重,一般不会去胡乱插手编辑部门的事情。
可这次他却对徐新的做法不满了,换掉副刊上倪框的小说可是件大事,这个家伙居然连招呼都不和他打一个。
换小说事小,不通知他事大,马坤的愤怒来自于徐新对他的不尊重!
一接手这家公司,马坤就知道很多公司很多老人,表面上左一句经理右一句经理的称呼,但实际上这些人心里面压根不把他这个经理当回事。
马坤虽然知道这一点,但是也没办法改变什么。现在他还要依仗徐新为自己效力,撕破脸对谁都没好处。
马坤按下心中的不快,继续翻开其他的报纸。
排在第二位的是《大公报》,秘书小陈还很特写用红笔将重要报道勾了出来。
《藏污纳垢,报界的耻辱!》
加粗的大黑字体,内容一入眼就让马坤心中不爽。
这篇报道是专门骂《东方日报》的,所骂的内容,基本上集中于《东方日报》的风花雪月版,说《东方日报》低俗不堪。
《大公报》所说的风花雪月版,其实是《东方日报》副刊的其中一个版面,专门刊载一些大家懂的都懂的小说。
东升《寻秦记》中的那些带颜色的场面,跟《东方日报》风花雪月版的内容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这也是那天总编徐新对《寻秦记》中的脸红情节完全没有顾虑。
《大公报》和《东方日报》一直以来都是竞争对手,两家报纸的标题都是针锋相对。这次《东方日报》由于销量连续下滑,为了吸引读者,风花雪月版上的文章越来越......
《大公报》这次就是抓住这点,文章的最后甚至建议港府对《东方日报》进行封停整改。
马坤一看到这种文章就心中憋火,《东方日报》的销量两年前就达到了港岛第一,结果他老爸和uncle接连出事,其他报社痛打落水狗,各种负面报道蜂拥而至,搞得《东方日报》销量山河日下。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马坤丢开报纸,马上坐直了身子,尽量的装出一副平静威严的样子,然后咳嗽一声。
“进来。”
进来的是总编辑徐新,他手握着报纸,脸上一脸的开心。
很明显,这是遇到了大喜事。
马坤站了起来,热情地说道:“徐叔快请坐,什么事情这么高兴?”
徐新朝他扬了扬手中的《东方日报》,喜滋滋地说:“董事长,今天的11万份报纸已经售罄了,看来明天至少要印12万份才行!”
“真的?”刚刚还装老练的马坤,终于暴露了他年轻沉不住气的本质,激动的就要跳起来。
马坤去年接手《东方日报》的时候,马氏家族风雨飘摇、报社人心离散,报纸销量从16万份一路跌到上个月的九万2千份。
就在马坤快撑不住时,报纸销量突然触底反弹.....
这种感觉就好比中了彩票头等奖一样。
“是真的!”徐新作为报社的总编,身上的压力并不比马坤小,脸上的激动丝毫不比马坤低。
“《寻秦记》的反应出奇的好,报纸卖出不到三个小时,就有上百个读者打电话来问关于小说的情况。”徐新激动的说道。
“《寻秦记》真那么好卖?”马坤脸上有些疑惑,他刚才只是扫了几眼,并没有仔细看。
“绝对好卖,以前读者从没看过这种穿越时空的武侠小说,只看序章就被吸引住!”徐新点头道。
徐新还未说完,发行部的经理刘广激动地直接闯进来。
“董事长,报纸大卖了!我已经通知印刷厂那边,让他们今天再加印3000份,明天直接印12万份!”
…………
…………
《寻秦记》连载的第二天,女秘书小陈来到马坤的办公室,兴奋地报告道:“老板,今天的12万份报纸全部卖完了,发行部的刘经理想要直接加印5000份,问明天直接印14万份是否可行?”
“12万份都卖完了?”马坤惊喜万分,心情激动地走来走去,似乎要把一年来压抑在心中的郁闷都发散出来,不停地搓着手自言自语:“真是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激动了半天,马坤才说道:“马上开会,小陈,你召集各部门的负责人马上过来开会!”
半个小时后,《东方日报》的大小头头很快都聚集在会议室。
马坤站起来拍着巴掌道:“诸位,在开会之前,让我们为徐总编鼓掌,是他慧眼识英雄,发掘了一本好小说,从而带动了报纸的整体销量!”
“感谢徐总编为《东方日报》所做的贡献!”
“啪啪啪......”
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在座的基本上都是《东方日报》的老员工。前两年报社的两位创始人先后案发跑路,《东方日报》眼看就要垮掉,许多员工纷纷辞职,留下来的都是对报社有爱的人。
大家顶着巨大的压力干了一年,现在报纸销量重新上去,自然是心情舒畅,个个都对徐新报以由衷的掌声。
掌声完毕,马坤说道:“各部门的同事都说说各自的情况吧。”
发行部经理姚广振首先发言道:“自从《寻秦记》连载以来,第一天的报纸销量增加了7000份,今天至少还会增加9000份销量。以市场反应来看,我认为应该再大胆一些,明天直接印14万份报纸!”
马坤点头道:“很好,明天就印14万份,发行部的各位要随时盯住市场的反馈信息。”
“我来说说广告部的情况,”马霆强举手第二个发言,他是马坤的堂弟,也是平行空间里女明星黎资的未来丈夫,“由于这两天报纸销量的猛增,广告部光今天上午就接到4单新增广告业务。如果明天报纸销量还在激增的话,我建议提高广告价格,将《东方日报》的广告恢复到以前的价位。”
“nice!”马坤连连说道,他此时高兴地除了“nice”这个单词,实在找不出什么其他的词汇来表达。
销量和广告是一家报纸的生存命脉,两位大佬汇报的消息,其实是在宣告《东方日报》准备开始崛起了。
徐新突然出声道:“董事长,我在这里要向大家说明一个情况,在说之前首先检讨一下自己的疏忽。”
马坤心情愉快,笑道:“徐总编你说,只要不是绑架了港督,其他事情大家都帮你顶着。”
徐新说道:“董事长,我们现在必须稳住《寻秦记》的作者东升,根据那天签的稿件合同,小说连载的第二周必须重新商量稿费问题。如果稿费谈不拢的话,他随时可以将《寻秦记》拿到其他报纸去发表。”
“什么?”马坤脸色一变,责备道,“你怎么这么糊涂,一开始就要把他套住啊!”
“这家伙要多少钱?”马坤随后问道。
“666一千字!”
马坤:“........”
就在马坤正在懵圈的时候,东升这边遇到一位贵客。
武侠北斗名望,黄易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