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抬棺出征

3个月前 作者: 石剑
    第158章 158.抬棺出征


    推行荒芜土地分配、私塾和官学并重且均免费入读,推广使用曲辕犁,推动养殖业和农业发展,让民众及民众子弟获得了巨大的好处。


    所以,民众是拥护曹髦的。有了民众的支持,就能很好地打击士族的反叛力量。民心为本,这就是曹髦的底气。


    科举制度也在渐渐推进。


    许多人因为学而优则仕,多了条出路。


    一旦改朝换代,新朝还会有这些好制度吗?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朝报发行。


    顿时,舆论哗然。


    国学馆的文人墨客凶狠抨击部分郡守作乱,欲致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将会摧毁美好的土地分配制度、科举制度、私塾和官学、学而优则仕。


    一些有志之文士发现了这条渠道,也发文猛烈抨击司马昭之乱是自作孽,不可活!号召天下归心,到大魏国来生活才是最美好的出路。


    同时,曹髦亲自撰文,大声疾呼:天下男人,尽是朕兄弟之辈;天下女子,尽是朕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起尔吞我并之念?


    凡投我大魏者,分田照人口,每人三十亩,不论男妇。


    女子享有与男子相同的进入私塾和官学念书的机会和权利,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并有机会成为大魏国的女状元、女将军、女太守、女县令。


    譬如,吕妃如仙女下凡,征服河西,英名遍传天下。


    譬如太傅司马燕,身兼吏部尚书等数职。


    这期朝报出来,轰动天下。


    顿时,西蜀、东吴诸多百姓自发的、暗中的离境投奔大魏国。


    曹髦从消息灵通的锦衣卫那里获报,当即暗诏各州县予以安置,并分田分地分房。


    对前来投奔者,其子女一并送入私塾或官学。


    因为战乱,空房颇多。


    部分郡守内乱,又多出些荒芜田地,恰到好处的给曹魏官员分给前来投奔者。


    吴国、蜀汉、司马昭急急派兵前往边境,制止离境投奔大魏者。


    朝报原定每月四期。


    但为时势,曹髦诏令司马燕,首月十期,以后每月视实际情况刊发。


    随后,司马燕在虎将陆渊、陆耕及众侍卫护送下,在沿途锦衣卫的保护下,出使东吴。


    长这么大了,司马燕还是首次离开京都。


    她感觉外面的世界好大,太阳好温暖,民众很纯朴。


    她按照曹髦旨意,顺便观察曹髦的几项新举措。


    尤其是分田分地、私塾和官学并重、推广使用曲辕犁、发展农桑和养殖、教化民众这些举措之实施成效。


    因为司马昭此前几年已经与吴联盟。


    所以,东吴未敢恭迎,也未与司马燕接触。


    但是,司马燕公开身份是魏国特使,出使东吴。


    实际上,她是借机接触孙尚桃、胡丽颜,听取东吴的情况禀报。


    又在胡丽颜的接应下,司马燕、陆渊再派精兵强将,潜入东吴。


    ……


    早前,孙尚桃在胡丽颜的陪同下,来到西陵陆抗军营。


    陆抗此时也已成亲,并向孙尚桃通报了东吴的情况。


    孙尚桃让陆抗给胡丽颜颁发通关文书。


    本以陆抗之精明,是不会给胡丽颜颁发通关文书的。


    但是,他对孙尚桃余情未了,故给胡丽颜颁发通关文书。


    不过,陆抗也两面三刀。


    他又背后派人密报吴国皇室,称有无数女斥候潜入吴国,须防备。


    他还将胡丽颜画像送呈孙綝,并呈报孙綝:


    孙尚桃已经叛国并成为魏国公主,更名曹慧,须谨慎防范。


    ……


    孙尚桃和胡丽颜率部顺利潜入东吴,并将众女锦衣卫分散潜入各官吏府中刺探情报。


    她们善于乔装,孙綝纵然知道有孙尚桃及胡丽颜率众潜入吴国,也无济于世。


    ……


    司马燕替曹髦巡视寿春,并宣布曹髦诏令,调蔡仁到潼关陆豫大军任水军都督,以助陆豫平定司马昭之乱。


    因为没有蔡仁的辅佐及水军相助,陆豫难以率部跨过黄河,兵临潼关。


    司马燕又宣布徐霸任寿春水军都督。


    此前,曹髦说过,徐霸熟悉陆战,也熟悉水战。


    但是,徐霸不是北上平叛吗?


    不是!


    曹髦是拿徐霸之名吓唬那些叛乱郡守。


    而且,曹髦让徐霸协助庞会平叛,也是赠予锦囊的。


    四勇将出宫,拿出锦囊一看,方知事实恰好相反。


    蔡仁率部出城。


    忽然,蔡仁的水军出来接应,船载诸将和铁骑两万、步兵两万及水军万人共五万兵马,穿越长江。


    一切早有准备。


    他们跨过长江,潜伏进入夷陵境内,忽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击夷陵,夺取夷陵。


    自钱清夺取荆州治所襄阳之后,东吴发兵会合孙坤残部,多次围攻荆州治所襄阳。


    幸好,荆州兵马都督钱清乃是沙场老将。


    荆州刺史杨千舟乃是锦衣卫出身,消息灵通。


    两人通力合作。


    他们多次先行派兵潜伏荆襄外围山林,伏击东吴兵马。


    他们缴敌军械和粮草,屯于荆襄,坚守荆襄。


    这也是司马昭联吴之后,东吴为何一直没出兵驰援司马昭的原因,而仅仅只是在嘴上呐喊要平魏灭曹。


    荆襄被夺,东吴如卧榻之侧趴着一只老虎,随时都可能会撕咬东吴一口。


    此时,蔡仁等诸将忽然夺取夷陵,并由蔡仁、庞鹏暂时镇守夷陵,由张新、庞会率部护送粮草至荆襄,东吴兵马吓得退兵百里。


    钱清、杨千舟获报张新等诸将率部护钱粮而来,喜极而泣。


    他们俩双双出城十里相迎。


    张新、庞会均是十分恭谦,下马跪拜钱清老将,口称前辈在上,请受晚辈一拜。


    钱清急扶张新和庞会说:“张庞二位将军到来,老朽如枯木逢春啊!二位将军请上马,快快进城。”


    张新摇了摇头说:“不不不!


    晚辈不进城了。


    晚辈此来,是奉圣意,夺取夷陵之后,支援荆州。


    然后会合蔡仁、徐霸将军,北上东进。


    我等协助陆豫大将军,跨过黄河,兵围潼关,夺取长安。”


    钱清愕然惊问:“徐霸将军不是就任寿春太守兼水军都督,负责训练水军吗?”


    张新含笑说:“看来陛下的神出鬼没之计,连钱老将军也可以骗。


    这证明,也可以骗司马昭啊!”


    钱清和杨千舟满脸不解,眼神迷茫。


    张新又含笑解释说:“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张传奉诏率部南下,镇守夷陵。


    陆耕将军任寿春兵马都督。


    蔡仁等诸位将军已经悄然率部启程前往黄河渡口,会合陆豫大军,研讨如何渡过黄河。


    司马太傅以路过寿春为名义,留陆耕将军统兵,镇守寿春。


    陛下说,只要钱老将军镇住荆州,无论寿春还是夷陵均无忧。”


    钱清转身往北,抱拳拱手,激扬浊泪。


    他哽咽地说:“请陛下放心,末将以死报国。”


    张新等诸将随即辞别钱清和杨千舟,率部北上东进,一路破关夺隘,抢取粮草,屯兵招兵买马,后会合蔡仁等诸将,打开曹髦的锦囊妙计,依计行事。


    ……


    渤海郡在幽州境内。


    但是,因为幽州刺史方又新、幽州兵马左都督曹鬃、右都督童铁忙于在北边境集结兵力,准备征讨北草原部落,所以,一时被渤海郡太守袁门泰钻了空子。


    部分郡县被袁门泰之散兵游勇所占。


    因为锦衣卫消息灵通,曹髦让罗靖率百余锦衣卫,典刚等诸将率千余禁军将士,分别分批乔装商队,快马北上。


    曹髦又诏令方又新和曹鬃等诸文武放手准备征讨西北草原之事。


    所以,方又新驻守幽州州衙,筹备粮银,做足战备。


    罗靖则率百余锦衣卫,刺杀部分响应袁门泰的郡守和县令,查抄其家产以充盈国库。


    典刚、典协负责押运这些被查抄的资产入并州,托并州兵马都督曹泽派人送往西州,交与西州等诸文武,抓紧经建西州城防,修路筑桥防汛,以收揽民心。


    罗靖率部是携诏而来的,杀一个郡守,便将此郡改县,即宣诏任命新县令。


    罗靖率部所到郡县,全都肃静,无人敢发声。


    袁门泰无奈率部退守幽州边境,以险山峻岭固防。


    袁门泰的龙虎塞是依山修筑的小城池,有三道城墙构成防御体系。


    外围主城墙高五丈,宽三丈,长一百丈,由石块从里到外整体码堆而成。


    其中心竖有一两丈高城楼,叫明月楼。


    在主城墙两端,依着山势修建了辅墙,城墙上也各有一楼。


    这原本也是幽州边境防御体系,但是,被袁门泰率部突袭所得。


    汉朝时,这里修建了一道大约两百多里的城墙,以防止胡人入侵。


    在两山之间,再筑了一座高大城楼。


    城墙高宽皆与主城墙一样,长五十丈。


    上有一楼名龙楼。


    两边以石墙与主城墙相连。


    两侧是两列士兵营房。


    再往后,相距一百步,就是面对驿道的虎楼。


    这道城墙高四丈,宽两丈,长八十步,上有一楼叫明月楼。


    这里两侧都是堆积粮草的库房、马棚和治疗伤兵的木屋。


    典刚兄弟俩押运钱粮到并州之后,又速回兵。


    他们又让士卒乔扮成“庞会”抬棺出征,让士卒乔扮成徐霸。


    一副要夺回黄海郡的样子。


    黄海郡守公孙谦、邺城郡守谭泽汉紧急集结兵力,在冀州和青州边境截击“徐霸”和“庞会”。


    身在龙虎寨的袁门泰闻讯,松了一口气。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