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第157章 连锁钱庄

3个月前 作者: 石剑
    第157章 157.连锁钱庄


    回到宫中,郭太后即刻召见司马燕,把好消息告诉了司马燕。


    司马燕掩脸而泣,落泪如雨,激动万分,趴地磕头谢恩。


    郭太后心疼地扶起她,怜爱地说:“孩子,别磕头,把头磕破了,就不好看了。


    哪有新娘子的额头是红肿的?你和陛下之事,朝中文武都已看出来。


    只不过,陛下之前没办法,只有等。


    等到他有权说话了,可以作主了,你们的事也水到渠成了。


    呐,现在,陛下就可以作主,他可以一锤定音了。


    好,你去拟诏吧,命人张榜,公告天下。”


    “呵呵!诺!”司马燕破涕而笑,梨花带雨,甚是娇艳。


    郭太后又命人召罗靖来见,对罗靖说:“罗军事,你给陛下和司马太傅择好日子。”


    罗靖趴在地上说:“诺!这种水到渠成的事情,微臣已经预测到了。


    定在今年中秋吧,月圆人圆,生个好皇子。”


    郭太后闻言,心花怒放,哈哈大笑起来。


    皇榜张贴,公告天下,满城喜气,人人快乐。


    曹髦去看望卞瑛、卞婕、胡红颜。


    她们三位还在坐月子。


    曹髦分别为她们三人所生之子命名为曹斌、曹宏、曹宽。


    吕桐、卢菲、青素姐妹也随后去看望卞氏姐妹及胡红颜。


    然后,她们自觉、乖巧的各回各寝宫去歇息了。


    至此,曹髦拥有皇后一人,皇妃七人。


    晚上,曹髦神采奕奕,携手吕桐等众妃,在宫中设宴。


    他感谢太监和宫女、禁军将士的辛苦忙碌。


    他举杯给众太监、宫女、禁军将士敬酒,并赏赐每人铁钱千贯。


    朝中文武皆入后宫作陪。


    曹髦又想起什么,又对陆锋说:“陆爱卿,你速找殷商,创办全国连锁钱庄。


    以后以汇兑纸票作为转钱之证,不用将铁钱押运来押运去那么麻烦,还得预防劫匪。


    也就是说,以后哪个有钱人,拿一纸汇票,便可以在全国连锁钱庄取现钱。


    同样,也可以让殷商创办全国连锁粮庄,凭一纸汇票到全国各地取粮。


    若能如此,以后每人出远门就方便很多了。”


    “太好了!”


    “陛下真是神童啊!”


    “陛下太聪明了,啥都能想到。”


    “陛下英明,威武海内。”


    众文武起身,无不赞叹曹髦,无不震憾。


    曹髦的名望和权势在这个龙抬头的节日里,又有大幅提升。


    其实,他的改革举措还有无数。


    只是他懂得,改革不能一下子过多,过急。


    比如分配土地问题,他并无要求那些士族、财主、殷商完全交出土地来重新分配,只是对荒芜土地进行分配。


    如果一下子,把所有土地重新分配,那么就等于逼反天下所有的士族、财主、殷商,而天下的士族、殷商、财主都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还有,此时反腐力度肯定也不够。


    但是,胡红颜、郭方的锦衣卫也不多,现在又忙于战时侦察、潜伏、情报、内应。


    晚宴结束,曹髦揽青素、青荷、卢菲入眠。


    众美侍寝,让他快乐无边。


    翌日,有锦衣卫来报,称因为朝廷改革吏制,吏部裁撤及合并部分郡县,引发冀州、青州、兖州部分亲司马之士族叛乱。


    目前,这些叛军冲击冀、青、兖州治所及夺取部分郡县城。


    曹髦闻报,若有所思,挥手让那锦衣卫退下。


    正午,曹髦在上书房安排酒宴,祝张新、徐霸、庞会、庞鹏节日快乐。


    四勇将磕头谢恩!


    庞会、庞鹏也如徐霸一样,晋封征南将军,调离许昌。


    因为中原及北已定,已无须此等悍将镇守。


    曹髦已经封陶树为折冲将军,镇守许昌。


    又封陆域为中郎将,率部镇守官渡。


    此时,曹髦扶起他们,然后吩咐他们坐定。


    他又说:“诸位将军,私下里,尔等都是朕之兄长。现在,距离平定司马昭之乱,尚待时日。”


    四勇将顿时感觉暖心,激动泪下。


    曹髦又说:“今天闲着,朕给诸位讲讲五子良将的故事。


    首先,朕给诸位将军讲讲徐晃的故事。”


    诸将抹抹泪水,怔怔地望着曹髦。


    曹髦随即说:“徐晃,字公明。


    徐老将军早年跟随杨奉征战,并说服杨奉护送汉献帝东归洛阳,受封都亭侯。


    后来,徐老将军归顺朕之先祖武帝,先后参与徐州之战、官渡之战、攻打冀州、白狼山之战、南郡之战、渭南之战、凉州之战、汉中之战等重大战役,屡立功勋,并斩颜良、诛文丑。


    其中,在樊城之战中,徐老将军率军击退关羽,又追杀关羽,并连破关羽十重围堑,功彪千古。


    其因治军严整而被武帝称赞有周亚夫之风,后被加封为右将军。


    后来,徐老将军去世,谥号为壮,配享太祖庙庭,供世人观瞻。”


    四勇将明白了,随即先后下跪,异口同声说:“微臣懂了。尽忠才能永恒。”


    曹髦随即扶起他们,又说:“朕出巡归来,青州、冀州又有部分亲司马之郡守起兵叛乱。


    但皆为散兵游勇,不足为虑。


    不过,也不能任其胡来。


    大魏天下,乃朕之天下,朕亲民有何不对?


    民生为大魏根基,诸卿为大魏柱石。


    根基稳,柱石不倒,就凭几只蛀虫就能蚕食朕之柱石,啃倒根基?


    此战,对领头之士族及其子弟,务须斩尽杀绝。


    中原及西北总体平稳,无须再给叛乱士族面子。


    记住,务须斩尽杀绝。


    所以,现在到了庞会抬棺出征的时候了。


    张新、徐霸等诸将率部侧翼出击。


    当然,朕还有几个锦囊赠与诸爱卿。”


    “诺!”


    四勇将当即下跪,应令起身而去。


    曹髦又召来太傅兼吏部尚书司马燕、户部尚书陆锋、礼部尚书李群、太傅谢筱平、兵部尚书秦秀,东海王、中郎将、禁军校尉、国学馆主曹启。


    他吩咐曹启让国学馆的学子写论文抨击部分郡守举兵作乱一事。


    又让司马燕将招考进来的文人墨客也发文抨击郡守举兵作乱一事,为皇帝造势,为大魏造势。


    李群由衷赞叹:“陛下当真是博学古今,睿智无双啊!”


    谢筱平也感慨地说:“陛下足智多谋且善断,臣遇明主,三生有幸矣!”


    曹髦灵魂来自现代,知道这些好话顺耳,但是,听多了,会让自己飘飘然。


    所以,他没有笑,也没说什么。


    他反而问司马燕:“太傅可知邸报?”


    司马燕点了点头说:“知道。


    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宫门抄,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但是,因为我先祖专权,邸报一度中断。”


    曹髦点了点头说:“很好!邸报最初是由朝廷内部传抄,后因张贴于宫门,公诸传抄,故又称宫门抄、辕门抄。


    现着吏部成立通政司,专门出版、管理朝报,通过科举制度,招考文人墨客,由朝廷拨款兹养,重大文章由司马太傅审定方能刊载。


    没招考进来的文人墨客,只要在朝报上发表文章,便给予稿费。


    如此,天下文人墨客便有事可做,也不枉饱读圣贤书。


    朝报办起来之后,要狠狠的抨击司马昭之乱,在精神上瓦解其士气。


    另外,户部找些商人,允许他们专门抄录朝报以售卖牟利。


    世人必会为求省事,都乐于花些钱去购买。


    如此,发行量就会很大。


    朝报每七天出一期,具体发行时间由司马太傅定夺。


    好了,众卿去吧。”


    “诺!”


    众臣下跪,起身而去。


    潜伏在洛城里的赵丽霞和赵丽容这对姐妹花听闻情况之后,拍手叫好。


    赵丽霞说:“这回,本姑娘倒要看看曹髦小儿如何灭火?


    搞什么改革?


    嘿嘿,去死吧!郡县治,天下安!


    曹髦小儿连这一点常识也不懂。


    现在,魏国内有郡守作乱,外有司马昭叛军。


    曹髦小儿里外不是人了吧?”


    赵丽容也幸灾乐祸地说:“就是!还有我们大汉重兵压境,东吴也虎视耽耽。


    咱们呀,就等着给曹髦小儿送葬吧。”


    赵丽霞赶紧给姜维写信,禀告大魏又发生内乱。


    ……


    起兵叛乱的是渤海郡守袁门泰、黄海郡守公孙谦、邺城郡守谭泽汉这三位郡守牵头。


    部分郡守呼应。


    但是,因为大魏兵马主要集结在州兵马都督手中。


    这些郡守只能集结郡城守兵作乱,或是空喊口号。


    民众获得了土地,自然不会响应。


    他们甚至暗地里破坏这些嚣张太守的行军路线,提前将道路破坏。


    没有民众响应的内乱注定也是短命的,也是自寻死路。


    而曹髦的聪明之处,把现代的一些社会治理办法融入了这个旧社会。


    让这个旧社会渐渐新起来。


    在平司马昭之乱过程中,新任州刺史和兵马都督者均是曹髦及其亲信心腹培养的人。


    甚至是锦衣卫越级提拔为刺史。


    既然是锦衣卫出身的州刺史,自然会以其独特的方式,监管各郡守的一举一动。


    而锦衣卫出身的州刺史,也深知锦衣卫的厉害,不知道到底有多少锦衣卫潜藏在自己身边。


    一旦自己犯错,随时也会被潜伏者取代。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