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进京学子

3个月前 作者: 白丁者也
    自从雪月楼正式开业以来,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无数食客前来品尝美食。


    尽管雪月楼的地理位置并非处于京城的中心地带,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它的生意。


    相反,每天都有大量的宾客纷至沓来,让雪月楼的门口常常排起长龙。


    雪月楼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主要原因在于它那令人回味无穷的菜肴。


    这里的菜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独具特色,让人吃过一次便难以忘怀。


    无论是精致的点心、鲜嫩的肉类,还是各种鲜美的海鲜,每一道菜都经过了厨师们的精心烹制,将食材的味道展现得淋漓尽致。


    更为重要的是,雪月楼的菜肴在其他地方是绝对吃不到的。


    这种独特性使得雪月楼在众多餐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食客们心中的美食圣地。


    沈草已经连续半个月都抽不出时间来雪月楼了。


    这并不是因为她对雪月楼失去了兴趣或者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而是自从开业那天结束后,京城里的每一间酒楼的掌柜几乎都像约好了似的,纷纷找上门来。


    这些掌柜们最初对于沈草的菜谱持怀疑态度,毕竟在餐饮行业,独特的菜谱往往被视为核心竞争力,轻易不会示人。


    然而,面对这些心存疑虑的掌柜,沈草并未感到为难。


    她以一种巧妙而简单的方式应对——在雪月楼里售卖这些酒楼的招牌菜。


    一次、两次之后,那些曾经对沈草菜谱心存疑虑的人们,在亲自品尝过雪月楼里的菜肴后,终于下定决心将这些菜谱买回去。


    不仅如此,沈草还提供了一个额外的服务:每道菜肴不仅有详细的菜谱,甚至还可以花钱请她传授具体的做法。


    就这样,沈草凭借着这些菜谱,在短时间内赚得盆满钵满。


    她的收入之丰厚,就连一直负责管理沈家财务的沈玉安,在查看她卖菜谱的账本时,也不禁发出一声惊叹:“啧!”他惊讶地发现,沈草卖菜谱所赚的钱,竟然快要赶上整个沈家一个月的收入了。


    ……


    时光荏苒,转瞬即逝,夏天悄然离去,秋天接踵而至。


    眼看着距离秋闱仅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了,沈辰愈发勤奋刻苦起来。


    早在半个月前,他便不再像以往那样跟随周太师一同前往沈宅用膳。


    如今,他的每日三餐要么是由妹妹沈草送去,要么就是直接在太师府解决。


    随着科考的临近,京城的氛围也越发凝重。


    入秋之后,这座城市逐渐迎来了各地赶来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们。


    他们怀揣着梦想和希望,汇聚于此,为了那金榜题名的荣耀而拼搏。


    在这紧张的氛围中,雪月楼的生意依旧异常火爆。尤其是后院的宴会,更是一场接一场,热闹非凡。


    雪月楼的后院花园景致宜人,学子们常常在这里的亭子里相聚,或斗诗,或作画,或交友,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风采。


    就连酒楼里的小厮们,也在这浓厚的文学氛围的熏陶下,不知不觉间识得了许多字,甚至还能背诵几句诗词。


    这种文化的感染力,使得整个雪月楼都弥漫着一股浓厚的书卷气息。


    沈草特意吩咐人在花园正中央搭建了一个精致的台子,这个台子不仅造型独特,而且位置显眼,让人一眼就能注意到。


    在台子的后方,矗立着一个巨大的架子,架子上每天都会悬挂着一个特定的主题。


    这个主题是由沈草精心挑选的,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前来赴宴的学子们的创作灵感。


    学子们可以根据这个主题,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华,创作诗词或者对联。


    每当有学子创作出精彩的佳句时,这些作品就会被挂在架子上,并在旁边写上作者的署名。


    这样一来,其他宾客们在欣赏这些作品的同时,也能了解到作者的姓名和才华。


    每次一走进雪月楼的后院,人们就能看到一群人手持酒杯,围聚在台子周围,或高声吟诵,或低声品味,或热烈讨论。


    这里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文学的殿堂。


    没过几天,这个架子上的诗句已经挂满了不少。


    这些诗句或豪放奔放,或婉约细腻,或清新自然,或深沉凝重,每一首都展现了学子们的才情和个性。


    有好几次,沈草偶然路过这里,看到学子们如此热情地参与其中,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欣慰之情。


    于是,她特意吩咐厨房准备了一些下酒菜,送到学子们面前,与他们一同分享这份文学的乐趣。


    沈草这样做,其实也是一种投资。


    她深知这些学子们都是未来的栋梁之才,万一其中有人能够高中状元,那么架子上的那些字可就身价倍增了。


    正因如此,雪月楼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吸引了全城的学子们纷纷前来。


    这里不仅有美酒佳肴,还有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虽然秋天已经悄然来临,但秋老虎的余威却依旧强劲。


    每天中午时分,婉月总是会准时出现,然后心满意足地享用一碗冰镇的彩锦甘酪。


    “阿姐,你在写些什么呢?”


    沈草搁下笔,目光投向婉月,柔声说道,“入秋之后,还是少吃点冰的吧,免得闹肚子。”


    婉月满不在乎地笑了笑,反驳道:“这天热得让人心里烦躁不安,你瞧,我就这么坐着都不停地冒汗呢。”


    沈草见状,只得无奈地笑了笑。


    “对了,婉月,我有个想法。眼看着中秋节快到了,最近雪月楼的学子们可多了,我琢磨着能不能趁这个机会举办一场以中秋节为主题的诗会呢?”沈草兴致勃勃地说。


    “哦?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婉月的眼睛亮了起来,“不过,到时候岂不是会人满为患?”


    “是啊,所以我正在考虑该向每个人收取多少银钱。收多了,恐怕没人愿意来;收少了,人又太多,场地怕是容纳不下。”沈草皱起眉头,显然有些犯愁。


    “这倒是个问题。”婉月若有所思地说,“而且,那些学子中有不少人家境贫寒,若是因为没有银钱而无法参加,岂不是太可惜了?”


    沈草稍作思考后,突然灵光一闪,兴奋地说道:“有了!我们可以设置两种参加方式。”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自信和果断。


    紧接着,她详细地解释道:“今天我们就把这个消息散播出去,参加诗会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交钱,另一种则是通过作诗来获得入场资格。”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可以以‘中秋节’为主题来作诗,参与者需要在诗会开始的一天前将自己的诗作呈交上来。然后,我们会从中挑选出那些有才华的人,并给他们发送邀请函。”


    这个主意让婉月眼前一亮,她立刻表示赞同:“这个方法真是太棒了!既能展示大家的才华,又能增加诗会的趣味性。”


    沈草微笑着点点头,然后补充道:“既然可以作诗,那如果有人选择交钱参加的话,我们不妨多收一些费用。”


    婉月对此也表示认同,她提议道:“我们雪月楼的菜肴价格可不低,不如就每人收取一百两银子吧?”


    沈草略微思考了一下,觉得这个价格似乎有些低了。毕竟京城的有钱人众多,即使是每人一百两银子,恐怕也会有很多人愿意参加。


    于是,她大胆地提出:“我觉得五百两银子更为合适。”


    婉月听后,不禁有些惊讶,但仔细一想,觉得这个价格也并非不合理。


    毕竟雪月楼的诗会规模较大,而且还有许多知名的文人雅士参加,这样的价格对于那些真正有兴趣的人来说,应该还是可以接受的。


    最终,婉月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沈草的提议。


    就在当天下午,阳光正好,微风不燥,雪月楼大门口的告示栏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原来,这里刚刚张贴出了一则关于中秋诗会的消息。


    这则消息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


    诗会,对于那些热爱诗词的学子们来说,无疑是一场盛宴。而雪月楼的中秋诗会,更是让他们心驰神往。


    更令人心动的是,这次诗会不仅有银钱作为奖励,还有周太师的字画。


    周太师可是当今文坛的泰斗,他的字画价值连城,能得到他的墨宝,简直是梦寐以求的事情。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在每个学子之间传开。


    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们,看到可以通过作诗来赢取邀请函,更是欣喜若狂。


    他们虽然生活拮据,但对诗词的热爱却丝毫不减。


    雪月楼的名声,他们也早有耳闻,一直渴望能有机会进去一探究竟。


    于是,这些学子们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都希望能在诗会上一展才华,赢得邀请函,进入雪月楼,领略那里面的风采。


    这一天的午后,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沈辰用过晚膳后,便如往常一般,踱步至院子里,一边悠然地背诵着书中的章节,一边悠闲地散着步,以助消化。


    正当他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时,忽然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朝着他走来。


    定睛一看,原来是妹妹沈草,只见她手提一个精致的食盒,面带微笑地朝他走来。


    “大哥,我做了些点心,你晚上若是看书看饿了,便可以拿来吃。”沈草将手中的食盒高高举起,满脸笑容地对沈辰说道。


    沈辰见状,连忙迎上前去,接过食盒,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精致的点心,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草儿,你今日怎么有空过来了?”沈辰好奇地问道。


    “我来给你送东西呀!”沈草调皮地眨眨眼,回答道。


    沈辰看着食盒里那精美的点心,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他笑着说道:“你让宛儿来的时候顺便捎过来就好了,何必亲自跑这一趟呢。”


    他可是听说了,最近雪月楼的生意异常火爆,每日里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宛儿曾告诉他,沈草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去雪月楼忙碌,常常要等到天黑之后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


    “大哥,这么久没见你,我可想你了,来看看你不行嘛。”沈草眨巴着那双灵动的大眼睛,像只可爱的小狐狸一样,鬼灵精怪地朝着沈辰笑了笑。


    沈辰被妹妹的这番话逗乐了,他连忙说道:“当然可以啦,大哥随时都欢迎你来。”


    说罢,沈辰轻轻摸了摸沈草的头,眼中满是宠溺。


    “大哥,虽说科考对你来说至关重要,但你也得注意自己的身体呀,你看你都瘦了。”沈草一脸关切地看着沈辰,顺手拿起桌上的茶壶,为他斟了一杯热茶。


    她又给自己倒了一杯,从怀里拿出一张十分精致的请柬递给了沈辰。


    “大哥,这个是给你的。”


    “读书也需要劳逸结合才是,我看人家其他学子们也没有整日闷在书房里读书。”


    “我雪月楼里现在每天最多的就是来科考的学子,他们每天在我那花园里吟诗作对,交朋友。”


    “潇洒极了!”


    沈辰苦笑了一下没有说话,低头看了一眼请柬,“这个是?”


    “雪月楼中秋节那天举办了一场诗会,这个是请柬。”


    沈辰开口想要拒绝,他如今实在是没有参加诗会的兴致。


    “大哥,我刚不是说了,雪月楼的学子很多,你要参加科考也得懂得一句话啊。”


    “什么话?”沈辰疑惑地看着沈草。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你也得了解一下和你一起科考的学子们的水平,才能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是?”


    沈草朝他挑了挑眉,“怎么样?要不要去?”


    “我可是认识了很多有才华的学子,读书不能死读书,你也可以和同好们一起讨论交流,不比你一个人闷在书房强?”


    听了沈草的话,沈辰醍醐灌顶,是啊,他最近一直觉得自己读书遇到了瓶颈。


    说不定和学子们交流交流更好。


    他笑着朝沈草点点头,“行,那我就去看看,也去认识认识朋友。”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