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捭阖人

3个月前 作者: 佛印移山
    京州,京东郡,潼关。


    夜风泠泠,有多少冤魂嗟叹。


    明月曦曦,未亡人独倚城关。


    小皇帝曹江驾崩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潼关,这一噩耗令潼关内的所有人仿佛遭受了雷霆一击。


    曹江的死,成了一个谜团。


    就连身怀绝技的金乌卫大统领李事成都没察觉到凶手的踪影,试问又有哪个人能够让这屠龙案给沉冤得雪呢?


    这真相究竟是如何,人们不得而知。


    但,此时,还在城关上的校尉陈烟心中十分清楚,纷乱的战争还在继续,潼关之外还有杀气腾腾的鹿开山,现在绝不是捶胸顿足的时候。


    相比于去追查凶手,眼下更重要的当然是稳定朝局。


    独领风骚弄潮去,谁说女子不如男?


    关外兵锋正盛,关内兵微将寡,虽然这潼关不一定能够守住,但她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守关。


    大鸢朝早已是不堪重负,潼关一失,太平城危矣!


    陈烟看着城楼内喝得五迷三道的文武大臣们,痛心疾首,上梁不正下梁歪,再这样下去,潼关迟早是要丢的!


    然而,朱雀门门主魏辅国的一个眼神,却令她有了应对之策。


    这渴望的眼神中,似乎在传达着一种信息:此时需要有一个人去稳定朝局啊!


    这个人,既要能够镇得住守城的将士,也要能够安定朝堂,二者缺一不可。


    陈烟虽然从未有过执政的经验,但却跟着哥哥定北王曹锋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十分熟悉他治军的风格。


    善战者,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


    天下大事,需当顺势而为,值此国家危难之际,与其被别人给逼上梁山,倒不如自己挺身而出。


    可这毕竟是朝堂啊,自己一个弱女子,能搬得动他们这些纵横捭阖多年的老狐狸的大腿吗?


    稍有不慎,后果将会是什么,陈烟现在没有功夫去想。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她终于下定决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城楼内。


    “都闹够了吗?”陈烟怒斥着惊魂未定的文武大臣们。


    曹江尸骨未寒,关外虎视眈眈,刚才还哭天抢地的大臣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一身戎装的陈烟,心中充满了疑问,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得罪这个未来有可能成为一个掌权太后的人。


    “众臣莫慌,而今之际,首先得保证潼关不失,潼关一失,西凉贼子携胜利之师长驱直入,太平城陷入三面包围的态势,大鸢不保!”


    “武帝有令,后宫不得干政!再说了,眼下这潼关内,还轮不到你一个寡妇说了算!”


    不知哪个不知好歹的人说了一句不合时宜的话,陈烟定眼一瞧,原来是许久未曾吭声的礼部侍郎韦青。


    魏辅国瞪眼道:“放肆,竟敢对陈太妃不敬!”


    陈烟心想道:本宫正欲杀鸡儆猴,稳定朝局,一时不知该如何下手,你韦青便把脖子给伸过来了,这可就怪不得本宫了!


    “来人哪,砍了!”


    说这话的时候,陈烟眼皮都没有眨一下,两个与陈烟一起守过城,杀过贼的士卒二话不说,立马进来将不知好歹的韦青给拖了出去。


    但,狗急了也是会跳墙的。


    “本官说得句句有理,你一介妇人,竟胆敢诛杀朝廷命官?谁给你的权利?你又是仗的谁的势?”


    这三个问题,其实是同一个问题。


    陈烟冷笑了一声,对韦青这种小人不屑一顾,“本校尉虽是一介妇人,可你别忘了,这里是潼关,不是太平城,既然在潼关,那便得按军营的规矩来,按我大鸢朝的军规,扰乱军心者,斩!”


    此话一出,两名守城士卒不再犹豫,将韦青给拖出去斩首。


    大臣们的心里也不禁泛起了嘀咕,眼前的这个狠辣果决的女子,可要比先皇曹铁和刚刚驾崩的曹江更有帝王的风范一些。


    “臣冤枉啊!”


    显然,当陛下不在的时候,“臣冤枉啊”这四个字毫无半点分量。


    “啊!”的一声,手起刀落,韦青的人头被一守城士卒给捧了上来。


    成王败寇,杀了个人,让这些老狐狸们住嘴,只是她计划中的第一步而已。


    陈烟对此不屑一顾,厉声道:“再有扰乱军心者,与韦青同罪!”


    众臣诚惶诚恐,不敢再有过多的言语。


    这时,金乌卫大统领李事成与朱雀门门主魏辅国对视了一眼,挺身而出,齐声恭敬道:“谨遵太妃钧命!”


    百官面面相觑,只得趋炎附势,“臣等谨遵太妃钧命!”


    天塌下来的时候,总有个子高的人会选择挺身而出,而个子并不高大的陈太妃的一下子便成为了那个最为高大的人!


    陈烟看了一眼,军心总算稳定了下来,当即宣布了三条军令:


    “第一,城中所有六十岁以下的人,不论男女,一律编入军中协助守城,此事交由金乌卫大统领李事成负责!”


    李事成抱拳道:“得令!”


    “第二,六十岁以上的统计城中粮草、军械,所有人按照一日两餐的标准,均分粮食,此事交由右丞相赵如玉负责!”


    此情此景,赵如玉也十分无奈,但他的心中十分清楚,国不可一日无君,军中不可一日无帅,而无论是在宫中还是在军中,陈太妃都似乎是那个最合适的人选。


    “老臣遵命!”


    众位大臣之中,当下品秩最高的无非就是右丞相赵如玉了,可众所周知,赵如玉一向是支持靖王曹海的,所以陈烟最放心不下的也是他,听了这话,陈烟心中的石头总算是落了下来。


    “第三,即日起,打探消息、求援、送信的相关事宜交由朱雀门门主魏辅国负责!”


    “老奴谨遵太妃钧命!”


    陈烟摆了摆手,“好了,你等各司其职,都退下吧!”


    众人齐声道:“臣等谨遵太妃钧命,太妃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臣告退,唯魏辅国有些迟疑,多年的察言观色让他一眼便明白了陈太妃的意思,所以他走得有些慢,并没有立刻消失在陈太妃的视线中。


    果不其然,陈烟与魏辅国对视了一眼,招了招手,“魏公公,这是本宫亲笔写下的两封求援信,请务必派遣可靠的人送去太平城和北地,成败在此一举,这天下的未来就拜托公公了!”


    魏辅国双手接过了密信,深知这两封求援信的重要性,毕恭毕敬地说道:“老奴定当不负太妃所托!”


    陈烟摆了摆手,魏辅国躬身退下。


    城楼之内,灯火阑珊,她的心身体似乎一下子被掏空了,一屁股坐在了那张曹江曾经做过的椅子上,秀眉微蹙,随后,长舒了一口气。


    这位子,只有坐上来才知道,还真是有些烫屁股啊!


    她的心中产生了无限的遐想,今日,自己赌对了一次,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谁又会知道呢?


    也许,稍微往前,便是万丈深渊,也许,稍微踏错了一步,便是万劫不复,可为了曹湖能够顺利地接替曹江登上这个皇位,她愿意付出所有!


    。。。


    。。。


    右丞相赵如玉虽是个老臣,可政务是一点也不敢耽搁,不到半个时辰,他便步履匆匆地走了回来。


    “禀太妃,臣等仔细清点了一番,城中的粮食匀上一匀,尚有十日的存粮!”


    办事效率竟会如此之高!陈烟的心中也有些惊叹,但她却不能够表现出来,因为她哥哥还未当上定北王,未被赐国姓的时候曾经说过,这做将军的,最怕的就是被底下知道心中所想。


    戏如人,人如戏,做人便是做戏。


    若是一场戏被观众提前就知道了结局,试问这场戏还有必要再看下去吗?


    帝王之心似海深,女人心似海底针,陈烟十分清楚,自己现在的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


    她站起来身,挥了挥衣袖,强装镇定,一脸严肃道:“够了!”


    这回轮到赵如玉开始犯嘀咕了,先不说这潼关到底会不会被西凉贼子给攻破,即便是没被攻破,可十日后该怎么办?


    赵如玉虽然是深谙进退方圆之道的老油条,却并不是个善于伪装自己的人,他紧皱的双眉以及有些发青的脸蛋和微微颤抖的膝盖无一不在告诉陈太妃,他的心中,十分忧虑,十分害怕。


    陈烟笑了笑,“诶,赵丞相勿忧,这十日以内,敌军自退,你先下去吧!”


    听了这话,赵如玉紧张的心情舒缓了一些,“老臣告退!太妃千岁千岁千千岁!”


    朝堂稳定了下来,兵有了,粮食还够,消息也送出去了,一切都已尘埃落定。


    赵如玉走后,内心原本战战兢兢的她又松懈了下来,如一个泄了气的皮囊,两天连夜,她早已累得不行,只是不敢在人前表现出来而已,不知不觉中,竟然靠在椅子上睡着了。


    门外的士卒走了过来,给她盖上了一层毛毯。


    外面的世界充斥着世态炎凉,她也体会到了人情的冷暖。


    —————————————————————————


    京州,太平城。


    曹湖和陈漠二人坐在城头上,把酒言欢。


    一只信鸽飞了过来,二人看过后,相视一笑。


    “小陈大人,看来,这回又轮到我曹某出手了!”


    陈漠咧嘴笑道:“诶,曹将军是帅才,又是龙子,这逐鹿的事情,还是留给李公公去做吧!”


    “不对,这心里的意思好像是本将军要……”


    陈漠立马堵住了曹湖的嘴,“慎言,慎言,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得住气,不过,这么一来,倒是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什么好消息?”


    “以后,再也没人敢打你了!”


    哈哈哈哈哈……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