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走出树林,林外的不期而遇

3个月前 作者: 落笔生厌
    杜鹃幼鸟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不仅鸠占鹊巢,还将其他幼鸟全部推出鸟巢之外。


    这种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毫无思想品德的行为,我们都要予以严厉的指责。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勤劳勇敢,这些才是传统美德。


    就在赵高准备“为民除害”,将这幼鸟送入五脏庙里去接受度化之际,两只成年小鸟倏忽出现。


    似乎是发现赵高竟胆敢对他们仅剩的唯一幼崽动手动脚的,于是愤然对赵高发动了强而有力的猛烈攻击。


    一只鸟围着赵高那罪恶的手,连啄带抓。


    另一只鸟则围着赵高的头,时不时地猛啄一下。


    赵高收回前往捉拿“鸠占鹊巢”的杜鹃幼鸟的正义之手。


    然后用手挥动着将两只小鸟给驱离开。


    赵高一边挥舞一边嘴上还嘀咕道:


    “这不是你们的崽,我这是在帮你们报仇。”


    你们的仇报了,我也添肚了,岂不是一举两得。


    然而小鸟根本不听赵高所言。


    邪恶的人类所说的话没有一个字可以相信。


    人类甚至连自己的同类都欺骗,焉能对非同类诚实?


    好吧,其实是小鸟根本听不懂赵高那人类的语音。


    反而只觉其吵闹。


    由此可见,掌握一门外语,是多么的重要。


    小鸟不解人言,赵高不通外语。


    其实,赵高在上学时外语就不怎么好,一门心思只想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因此,他一直在想秦始皇为何没有统一世界,让全世界书同文,言同音。


    由于赵高和小鸟,人言不对鸟语,导致沟通一直不畅。


    又因为没有翻译,导致冲突不断加剧。


    赵高发现好言劝慰没用,于是又嘀咕道:


    “因你子嗣全无,见你可怜,故而忍让至今。”


    “你若在横加干扰,螳臂当车,不自量力,休怪我不客气了。”


    “你可知前番我掏鸟蛋时,不断侵扰我的那只小鸟,如今身在何方?”


    赵高所说的就是他第一次掏鸟蛋时,有一只小鸟对进行攻击。


    如今这只鸟早已去了五谷轮回之所。


    赵高此言之狠厉,可谓能令敌者胆丧。


    然而,这两只小鸟却无惧威胁,或者也可以说是根本听不懂威胁,继续对赵高发起自杀式进攻。


    妄图阻止赵高这个邪恶的人类,对自家崽儿的的威胁。


    可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努力都是徒劳,一切竭力的反抗都显得可笑。


    到头来终究只能是一场空。


    尤其是,这两只小鸟用尽全力保护的还不是自己的崽。


    便更显可悲。


    赵高不在顾及两只小鸟用命加持,却对他来说无关痛痒的攻击,宛如一位灭世巨人一般探手一抓,将杜鹃幼鸟摄取手中。


    两只成年小鸟见状,急得大叫,更加叽叽喳喳地绕着赵高不断飞舞猛啄。


    赵高感叹这两只小鸟的“有眼无珠”,用另外一只“正义之手”朝它们抓去。


    想要让它们来个一家团圆。


    却突然想起,这两只小鸟与手中杜鹃幼鸟并非一家人……一家鸟。


    赵高最终放过了这两只小鸟。


    好吧,其实真实原因是捉不到。


    这两只小鸟实在太过灵活。


    赵高手拿里着幼鸟,从树上下来,两只小鸟仍在他周围盘旋。


    这时,秦始皇走了过来,看着赵高手里的通体黑色,连毛都没长齐的幼鸟道:


    “这就是杜鹃?”


    赵高点了点头,却是回道:


    “今天就吃它了。”


    已经一整天没吃东西的赵高二人,似乎也没有其他选择了。


    此刻,赵高手里的幼鸟仍顾自张嘴叫着,似乎是知道又好似并不知道危险快要来临。


    也不知道它再将其他幼鸟推出鸟巢外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会发生今天这种事。


    赵高又将目光投向树下被杜鹃推下来的幼鸟,道:


    “地上还有三只。”


    这三只当中,其中一只已经死亡,剩下两只犹在扑棱。


    赵高说完,又将目光看向仍在他和秦始皇头上盘旋的小鸟,心想:


    如果,将那两只还活着的幼鸟放回鸟巢中,也不知道这两只鸟会不会离去。


    其实,不管这两只鸟会不会离去,赵高都不会将幼鸟放回,他只是脑海里突兀由此一想罢了。


    秦始皇注意到赵高的目光,还以为赵高是动了恻隐之心,道:


    “这三只幼鸟被杜鹃推下鸟巢,乃是自然之法则,它们弱小,合该灭杀,我们无需去改变什么。”


    赵高听到秦始皇的话,知道秦始皇是想岔了,他根本没打算救助这两只幼鸟。


    只不过,他对秦始皇话语中透露出“莫要去改变自然法则”的这个意思,不敢苟同。


    赵高忽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课文。


    说的是一群人到海滩上去观察海龟是如何离开巢穴进入大海的。


    这群人寻到一处海龟的巢穴,然后看到一只小海龟从龟巢里探头探脑的爬出来,似乎是观察外面环境是否安全。


    接着飞来一只嘲鸫,其用尖嘴啄幼龟,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啄而食之。


    这群人见状大惊,忙驱赶嘲鸫,并将幼龟安然送往大海。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令他们目瞪口呆。


    成百上千的幼小海龟从巢穴中源源不断爬出,缓慢的爬向大海。


    这时,又有数不清的嘲鸫、海鸥,鲣鸟飞行而至。


    仿佛在吃自助餐一般,随意地在海滩上选取爬行中的海龟,大快朵颐。


    因为,海龟在刚出生时,龟壳是非常软的,所以根本无法抵御海鸟那坚硬的喙。


    一场屠杀,或者说是一场饕餮盛宴,在才刚刚救助了一只小海龟的人群面前上演。


    此时,这些人才意识到,原来之前第一个爬出来的小海龟是相当于一个“侦察兵”的角色。


    如果这个小海龟安全到达大海,那说明海滩上危险系数较低,然后剩下的小海龟便成群结队的从巢穴中出来。


    而若是小海龟未能安然抵达大海,中途殒命,则剩下的小海龟便屈身守时,以待天命,静卧不动。


    就是因为人类的干预,导致剩下海龟们接受到了错误的信号,致使发生悲惨一幕。


    虽说这群人已竭力救援,但海鸟们早已满载欢乐回航了。


    由此便得出一个结论,不要去人为的干预自然,让自然顺其自然。


    而这也就导致,有些人拍摄到了一条蛇吃一窝小鸟,他们无动于衷,说是不能干预自然。


    有些人看到蜻蜓困在了蜘蛛网上,拼命扑腾,仍是无动于衷。


    还有的人在野外拍摄到一条狗为保护幼崽,以身为饵,甘愿让蟒蛇缠绕,只为幼崽能活。


    而在此期间,这些人只是拍摄。


    其实吧,大可不必如此。


    你就是真的施以援手,又能如何?


    不会怎么样的,大自然依旧是该怎么运转就怎么运转。


    不会因为一次的干预就崩坏殆尽。


    所以,有时候你遇到蜘蛛网上沾了一只蝴蝶或是一只蜻蜓,那你想救便救,无需在意什么破坏自然法则。


    你又不是整天没事干,专门搁那救助被蜘蛛网困住的蜻蜓蝴蝶。


    若只救了一次就破坏了大自然的法则,你也太高看自己了。


    你算是个什么东西?


    再说,大自然的法则哪有那般脆弱。


    你只要不像一则寓言故事里那般,为了保护鹿,将森林里面的狼群全部射杀,那才是当真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


    你只是偶尔救了一次鹿,根本无关紧要。


    也许有人会说,你救了鹿,那狼就要挨饿,你救了蜻蜓蝴蝶,那蜘蛛就要挨饿。


    你对鹿的仁慈,便是对狼的残忍。


    你对蜻蜓蝴蝶的友爱,便是对蜘蛛的残酷。


    其实,你不必如此作想。


    且不说世界本就是残酷的。


    就说狼追鹿、蜘蛛吃蜻蜓,本就有极大的可能抓不住或吃不到。


    这次没吃到,就相当于此前无数次被猎物给逃脱了一样。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在你救助鹿或者蝴蝶时,你将自己当成自然的一部分,狼和蜘蛛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吃不到鹿和蜻蜓,这次只不过是因为你罢了。


    你只要记住一点,你只是偶尔一次的施为,并不是专门再干救助这个工作。


    若你真是让狼一只鹿也吃不到,那才真的是破坏了生态链。


    因此,以后在遇到蜘蛛吃蜻蜓,蛇吃鸟,蟒吃狗,狼吃鹿,想救就救吧,不必有那么大的心理负担。


    此刻亦是同理,将这幼鸟放回鸟巢,同样无伤大雅。


    只不过,赵高并不会这么做。


    倒不是说担心破坏自然法则。


    如果他现在是出来游玩,无意间看到这些被杜鹃推落下来的幼鸟,那他救了也就救了。


    甚至顺道将那杜鹃幼鸟给踢出鸟巢外也说之不定。


    但此刻他与秦始皇饥肠辘辘,腹中空空,无以为食。


    又怎能轻易放过这来之不易的食物?


    赵高将地上的幼鸟全都捡起来道:


    “四只幼鸟,一个人吃似乎都不够塞牙缝。”


    秦始皇闻言,抬头看了一眼依旧在天空上盘旋,并对他和赵高抱有敌意的两只小鸟。


    加上这两只,似乎就勉强可以对付对付了。


    两个人一人三只,一大两小,似乎仍旧不够果腹。


    但一个人吃六只,似乎不仅可以果腹,甚至连营养都能够补充。


    赵高并不清楚秦始皇的想法,他此刻心里想的就是,将四只幼鸟都给秦始皇,然后他去捉蚂蚱。


    只是他不确定,他现在吃蚂蚱能不能获取好感度。


    于是,赵高试探道:


    “这些根本不够吃,要不然老秦你一个人吃吧,不要分了。”


    “我自己去捉点蚂蚱或是蜘蛛?”


    秦始皇深深看了一眼赵高,然后缓缓道:


    “委屈你了。”


    前日找到河流时,他本以为赵高不需要再为了他能饱腹,而牺牲自己去吃那些根本不是人吃的东西。


    未曾想才两天不到就被打脸。


    真是世事难预料啊!


    赵高闻言,险些压抑不住自己微翘的嘴角。


    委屈?


    委屈个毛啊?


    好感度直接又增加1%。


    如果这是委屈,那务必请让我多委屈一些。


    赵高摆手道:


    “不委屈不委屈,只要老秦你的好感度再给我涨……呃,反正就是不委屈。”


    赵高因自己脱口而出的“口误”,赶忙结束话题。


    然后掏出火星开始生火,希冀秦始皇没听出他的口误。


    其实,秦始皇已经听到了。


    只不过,秦始皇以为赵高所说的什么好感度,是想要讨他欢心的意思。


    这在秦始皇看来其实很正常。


    朝中大臣有哪一位不想获得帝心呢?


    便是蒙恬蒙毅、冯去疾冯劫等人,也是无比希望自己能够简在帝心的。


    赵高将火生起后,见秦始皇并没有询问好感度一事,以为秦始皇没听见,稍稍宽心,道:


    “那老秦你在这烤鸟,我去找一些蚂蚱。”


    赵高说完,刚准备离开。


    谁知,一直在低空盘旋的两只小鸟忽然向他猛冲而来。


    他下意识的一挥衣袖,不曾想意外来的如此突然,这两只小鸟竟然被他无意间收进了衣袖中。


    赵高诧异地望着自己的衣袖,他甚至能感受到两只小鸟在他衣袖里扑腾。


    这一刻,他甚至以为自己是镇元子。


    而那两只小鸟便是唐僧师徒。


    这孙悟空,不仅逃不过如来佛祖的五指山,还逃不过地仙之祖的乾坤袖。


    赵高回过神,慌忙捂住自己宽大的衣袖,担心两只小鸟误打误撞给钻出来。


    然后一脸惊喜地看向秦始皇道:


    “老秦你看,我又捉到了两只鸟。”


    秦始皇此刻也是怔怔出神,他是完全被这一幕给怔住了。


    他嘴唇蠕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可又想不到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此刻的词穷了。


    若是换到后世,肯定就不会这么轻易词穷。


    而是会脱口而出道:我艹!


    赵高一边小心地伸手进衣袖里摸索,一边高兴道:


    “老秦啊,我们现在又六只鸟了,而且这两只小鸟体型还不小……”


    毕竟是成年鸟嘛,再小也要比那幼鸟体型大。


    不过,赵高笑着笑着却是忽然一顿,他慢慢看向秦始皇,小心翼翼道:


    “那现在……我还能吃蚂蚱嘛?”


    赵高开始改口道:


    “其实吧,这两只小鸟是真特么小,也不是很大的,根本不够一人吃……”


    秦始皇看着赵高为了能将所有食物都留给他一人食,而在那前言不搭后语,眸光微闪。


    他不想辜负赵高的一片心意,只将其默默记在心中,道:


    “确实不大,似乎只够一人吃。”


    赵高闻琴弦而知雅意,道:


    “那我再去找一下蚂蚱来,顺道找一些野果。”


    秦始皇点头。


    赵高不在犹豫,先是将两只小鸟从衣袖中拿出,然后捏死,递给秦始皇。


    接着转身离开去寻找蚂蚱和野果。


    秦始皇默默盯着赵高离去的背影,直至不见。


    良久,赵高带着两串蚂蚱和一兜野果回来。


    而秦始皇早已将鸟烤好,甚至已经吃完了两只。


    这时,正好从赵高这里吃些野果,解解腻。


    赵高则开始烤蚂蚱,然后吃蚂蚱,然后好感度再次+1%。


    吃完后,又休息了一会儿,赵高收好火星并带着剩下的野果与秦始皇再次回到河流旁。


    这一次,赵高二人中午不曾休息,只是吃了一些野果,便继续赶路。


    直到临近傍晚,二人在稍作休息,然后举着石块进入河中。


    这次捕鱼的结果,将决定他们晚上是否要进树林。


    如果捕到鱼,则晚上在河边吃烤鱼。


    如果没捕到鱼,则去树林里找些吃的。


    赵高自是希望捕不到鱼的,这样他就又能刷一波好感度了。


    毕竟,树林里找食物也非轻易,大可能他还是得吃虫子。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啊!


    秦始皇进入河中还没有多久,便举着手中石头,猛然砸下。


    然后捉到一条鱼。


    赵高见状,知道肯定是不能和秦始皇钻小树林了。


    于是也举起手中石头,向着一条一直在他身边游荡的鱼砸去……


    今晚收获可谓颇丰,不仅捕到了三条鱼,竟然捉到了五六只青虾。


    秦始皇看向赵高道:


    “今早苦了你了,现在你不用再吃蚂蚱了,我们吃鱼。”


    赵高笑,苦笑。


    之后两天,赵高和秦始皇的运气一直不错。


    每次都能捉到鱼,甚至还能捉到虾。


    而不出意外,赵高的好感度也再也没有涨过了。


    这一日,赵高和秦始皇依旧在沿着河水行走。


    赵高则有些“郁郁寡欢”。


    忽然,秦始皇一拍赵高道:


    “老赵,你快看,那是什么?”


    赵高茫然看向秦始皇,然后又顺着其手指的方向看去。


    一座木屋,映入眼帘。


    赵高看着木屋道:


    “我……我们走出树林了?”


    有木屋,就代表有人家。


    有人家,就意味着他们不需要在风餐露宿了。


    秦始皇点头肯定。


    于是,赵高与秦始皇二人加快脚步,向木屋赶去。


    可随着离木屋越来越近,赵高却愈发感觉这木屋没来由的眼熟。


    直到相距不到五百米时,赵高恍然想起,不禁脱口而出,道:


    “这……不是季老汉家吗?”


    秦始皇这时也反应过来了。


    合着他们在树林里绕了十天,竟是又绕回到季老汉家这里来了。


    秦始皇笑道:


    “还真是有缘,走吧,先去季老汉家里休整一番。”


    赵高点点头。


    可就当他二人靠近季老汉家百米处时,却发现这季老汉家门口处竟围了一群人。


    关键是,这些人他们还都认识……
关闭
最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