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梦与梦中梦

3个月前 作者: 落笔生厌
    在刚刚的第四次出巡中,秦始皇途径碣石山时,除了刻碑颂德外,还曾以观沧海。


    其见沧海阔大,无广际,遂又升起海外寻仙之念。


    其实,在第二次出巡时,秦始皇就曾派遣方士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出海访仙。


    然时至今日,仍杳无音信。


    故而观沧海后,秦始皇又另派燕人卢生再次出海访仙。


    如今,卢生归来,想必定然是寻到了仙,亦或是求到了药。


    长生有望啊!


    秦始皇想起梦中灵魂出窍一事,对成仙长生一事,欲念愈深,执念愈重。


    咸阳宫中。


    秦始皇望着下方的卢生,问询道:


    “卢生,此番寻访,可曾见仙?”


    卢生此次出海自是毛都没有找到一根,更别提什么仙和药了。


    他咽了咽口水,小心道:


    “沧海汪洋,仙迹飘渺,实乃捕捉。”


    秦始皇喜悦之情顿时减半。


    仙既未遇,药从何来?


    于是,他沉声再问道:


    “那长生不老药可曾求得?”


    卢生不敢抬头看秦始皇,只得低头回道:


    “长生之药,遁于海外,不老之丹,藏于深山,沧海凶险,仙山孤悬,非短日可得!”


    秦始皇眯起双眸,不在问话,大殿之中气氛顿时沉重起来。


    片刻,秦始皇才缓缓开口道:


    “那汝回来作甚?”


    卢生明显能感觉到,秦始皇已经隐隐作怒。


    说实话,他也想过不回来的。


    但海外艰苦,岂是咸阳繁华所能比拟,他实在是待不下去。


    而且,他自觉就算没有寻到长生不老药,也可自保无虞。


    原因无它,只因他是方士,会炼丹。


    虽说他炼制的丹药,他自己都不敢吃,但秦始皇敢吃、想吃就行。


    当然,除了炼制丹药外,他还额外给自己上了层保险。


    只听卢生大声说道:


    “仙人虽未寻,仙药亦未得,但小人历尽艰险,趟风冒雪,舍生忘死,终寻获一本仙书。”


    卢生连忙取出一本竹简奉上,道:


    “此仙书是一本谶书,唤作《录图书》,可勘破未来,窥探天机。”


    秦始皇讶然中带着些许不信,道:


    “此书真可窥探天机?若你胆敢虚言欺朕,朕必将你坑之。”


    卢生闻言,直接起誓,道:


    “若小人妄言欺君,不只小人被坑,咸阳城中众多方士,陛下可尽数坑之。”


    卢生心道:这仙书里面的谶言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根本就无从证伪。


    正因如此,他才敢夸下如此海口。


    卢生继续道:“此仙书中预言一事,小人闻之色变,听之惊恐,还望陛下早早决断。”


    秦始皇被被卢生这番话,勾起兴趣,道:


    “未来会发生何事?竟令你如此惊慌,速速道来。”


    “小人不敢说。”卢生装模作样道。


    “朕恕你无罪。”


    秦始皇看破这种小伎俩,无所谓地摆摆手道。


    卢生这才一副犹豫良久,最后下定决心一般沉声道:


    “仙书上言:亡秦者,胡也!”


    卢生此话一出,大殿之内群臣骚动,秦始皇也蓦然睁大双眼。


    只不过,秦始皇的惊骇与群臣的惊讶不同。


    群臣的惊讶是因为听到如此强大的大秦竟然会灭亡。


    而秦始皇的惊骇则是卢生说“亡秦者,胡也”这件事。


    这分明就是他梦中的场景啊!


    之前他一直沉浸在寻求长生不老药这件事上,并没有在意其他事。


    现在细细想来,自卢生进入大殿后,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竟与他梦中如出一辙。


    想到此处,秦始皇陡然看向一旁的赵高。


    之前赵高的行为虽与他梦中相反,但此刻卢生的行径却与他梦境中相同。


    两相对比之下……这还对比个毛啊,但凡能危害到大秦,哪怕只有一丝可能性,赵高也该死。


    此刻,赵高正在绞尽脑汁地思索着,他到底哪里得罪过李斯和胡亥二人,却见秦始皇突然转头看向他。


    其目光中浓烈的杀意,直接令他打了一个寒颤。


    不用说,他脑海中秦始皇的好感度同样疯狂减少。


    赵高直接懵了:我去,我干什么?我明明什么都没干,就特么一直站在这里,秦始皇就要杀我?


    能不能给个理由先啊?


    古代当皇帝身边的红人都这么危险的吗?


    到现在,赵高还以为他是秦始皇身边的大红人呢?


    其实,他连打工人都不如。


    秦始皇有心当场抹除“隐患”,他杀人难道还需要理由不成?


    自古律法从来都不曾一视同仁过。


    秦法向来只针对黔首。


    他为始皇,当凌驾一切法。


    只是,当想起李斯与胡亥二人,他终究是暂时按下心中杀念。


    况且此刻正在朝堂之上,他也不好当场发作。


    但秦始皇并不打算轻易放过赵高,他语带森然道:


    “赵高,你说这句谶语‘亡秦者,胡也’乃是何意?”


    殿下群臣有些懵,这等大事为何不与群臣商量,反而要先问赵高?


    这赵高何德何能?


    古人对这些不利于自己的谶语,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早早就要防患于未然。


    李斯直接上前一步道:


    “陛下,这‘胡’当指‘胡人’,如今匈奴在北,时常叩边,不得不防!”


    蒙恬也走出朝列,附和道:


    “陛下,左丞相所言不错,匈奴蛮夷也,且时常侵犯我大秦边境,掳杀我大秦子民。


    “此谶语指代匈奴,理当然也。”


    秦始皇并未理会李斯二人,依旧直视赵高道:


    “赵高,朕在问你,你为何不说话?”


    秦始皇现在的心里很矛盾。


    他有心杀赵高,可这就代表他认为梦境为实,那李斯和与胡亥他又该如何处置?


    他并不认为杀了赵高,李斯就不会再篡诏。


    就梦中赵高对李斯蛊惑的言语,他觉得即便换一个人对李斯说,李斯同样会动摇。


    他与李斯君臣一场,知晓李斯为人。


    想了许久,秦始皇心中生出一个念头。


    那就是找一个赵高的罪责,镇杀之,这样杀了他,也算是有理有据。


    秦始皇给自己的内心找了一个自欺欺人的借口:


    这般诛杀赵高是与梦境无关的,因为他是依法处置的赵高。


    而李斯与胡亥二人,就不必受此牵连。


    秦始皇为了不杀李斯、胡亥等一干能臣等,也算是煞费苦心。


    然后他仔细回想一番,却发现赵高最近根本没犯过什么错。


    以前倒是有,但他皆已或处置或宽恕,总不能又突然拿出来老调重弹吧?


    这与无端而杀有什么区别?


    一计不成,秦始皇又生一计,那就是主动给赵高找一个罪责。


    多问其政,多让其做事,正所谓多做多错,多说多错。


    这样杀起来的时候,也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


    因为这都是赵高“罪有应得”。


    秦始皇此举,正应证了一句古话:


    能者多劳,多劳多错,错之必杀,卸磨杀驴。


    赵高不知道秦始皇为什么要揪着自己不放,这等国家大事难道不应该和群臣商量吗?


    他有何德何能啊?


    他可万万想不到,秦始皇竟然想让他因言获罪。


    秦始皇问话,赵高不敢不答,于是用不表达自己观点的话,说道:


    “臣意,与李丞相、蒙将军同!”


    对于这种谁也不得罪的话,秦始皇显然并不满意,他忽然意味不明道:


    “赵高,你说‘亡秦者,胡也’的‘胡’,有没有可能是指朕的少子胡亥?”


    秦始皇此言一出口,群臣直接噤声,一句话都不敢说,一点声音也不敢出。


    其实,之前就有大臣想到了这一点,但谁也不敢说出来啊。


    公子胡亥毕竟是始皇少子!


    因此,他们只能将这个猜测放在肚子里当哑巴。


    没想到,现在秦始皇竟然自己直接提了出来。


    胡亥也是一脸震惊地看向秦始皇,心道:父皇这是要杀我吗?儿臣是做错了什么事吗?


    胡亥心里如此想着,下意识看向赵高。


    没等赵高开口,有一人直接站出来替胡亥辩解。


    扶苏急忙上前一步,拱手道:


    “父皇,胡亥虽有些顽劣,但性情纯厚,断然不会做出什么有损大秦的事情。”


    “再者,此仙书谶语只方士一言所出,且无旁证,不可全信。”


    秦始皇静静地看着为胡亥说好话的扶苏,心中摇头道:


    扶苏,你现在竭力为胡亥说好话,殊不知等胡亥篡诏后,第一个杀的就是你。


    这可都是朕灵魂出窍看到的场景啊。


    说到灵魂出窍,秦始皇身体一僵,神情微愣。


    因为他突然发现他的记忆有些错乱。


    在某个时刻,他一直以为他是活到了始皇三十七年,然后驾崩。


    而灵魂出窍则是他的一场梦。


    可他“梦醒”后,却是直接回到了始皇三十二年。


    也就是说,从始皇三十二年到始皇三十七年,这五年时间同样也是他的一场梦?


    但他总觉得这五年时间和他灵魂出窍后的两年多时间是有所不同的。


    这五年时间就像是他亲身经历过的,是真实的,非虚幻的。


    而灵魂出窍的两年多时间则是犹如梦幻泡影般,作为一个灵魂体、一个旁观者见证了一切。


    这两者的差异太大,他实在是无法将两者混为一谈。


    但若是说这五年时间不是梦,那他又为何会在始皇三十二年“醒来”?


    他应该是在始皇三十七年,在沙丘宫醒来才对。


    难道说,现在发生的一切,依旧是一场梦?


    秦始皇可从来没有往重生这一方面想过。


    毕竟相对于重生来说,“梦境”更靠谱一点。


    于是,他的思绪乱了。


    到底是五年时间为梦,还是灵魂出窍的两年为梦,亦或是现在的一切为梦?


    秦始皇忽然捂住脑袋:


    分不清,朕真的分不清啊!
关闭
最近阅读